"

中国石油还能用多久?一个石油人的粗略估算

金融市场 (4) 13小时前

中国石油还能用多久?一个石油人的粗略估算_https://m.qmgjg.com_金融市场_第1张

“中国石油还能用多久?”这个问题,说实话,我们这些一线干活的,平时私下聊的时候也常会碰到。不是说像网上那种,一张嘴就是多少年,给个死数字。这事儿太复杂了,牵扯到地质、技术、经济、政策,还有国际形势。我倒觉得,与其问“多久”,不如琢磨琢磨,咱们现在这个“家底”到底是怎么个情况,以及未来可能怎么变。

勘探开发的现实挑战

我们常说的“石油储量”,那得看你怎么算。我们有探明的储量,这是最靠谱的,已经钻出来,产量也摸清了的。但还有很多地方,地质勘探信号显示有油,但没钻,或者钻了但经济性不够,现在技术不行,暂时采不出来。这就像一个银行账户,你可以知道你卡里有多少钱,但你不知道你房产、股票到底能值多少,而且这些价值还会变。

就拿我们最近在鄂尔多斯盆地搞的那几个项目来说,最初的勘探报告说这片儿油气潜力很大。但真钻下去,遇到的情况就复杂多了。页岩油、致密油,这东西不像传统的裂缝油藏那么“听话”,产量递减快,单井成本也高。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技术,做了很多试验,有些确实挖出来了,但产油的效率、成本,跟过去比,那是天上地下的。你不能光看探明的储量数字,还得看能不能经济地、稳定地把它挖出来。

而且,我们很多老油田,像大庆、胜利,那些过去产量很高的地方,现在都进入了高含水、高采出程度的阶段。要想在那里再挖出油来,难度是指数级增加的。不是说里面没油了,而是说,剩下那些油,很多埋藏更深,或者渗透性更差,开采起来技术要求极高,而且成本也高得吓人。有时候,我们投入的成本,都快赶上油价本身了,这就很伤脑筋。

技术进步与开采极限

当然,我们石油人也不是吃素的。这几十年,技术进步是真快。过去那些认为不可能挖出来的油,现在很多都能挖了。比如页岩油的压裂技术,还有一些提高采收率(EOR)的方法,像聚合物驱、三元复合驱,甚至最近在研究的微生物驱,这些都能把我们从地下的“油袋子”里再“挤”出一些油来。

但是,技术进步也有它的极限,而且往往是“边际效益递减”的。每往前推进一步,付出的代价都得是几何级数的。就拿常规的“三次采油”来说,成本很高,而且也不是万能的。对于一些非常规的油藏,比如超深层、超稠油,那难度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。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新的技术,初期效果很好,但放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,就可能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挑战。

我记得有一次,我们在某个深海油田试用了一种新型钻井技术,号称可以大大缩短钻井周期,降低成本。前期实验室和一些小规模试验都很成功,领导都很重视。但真到大规模上的时候,因为深海环境的复杂性,加上设备磨损、维护等等问题,实际效果跟预期差了不少,最后项目不得不调整甚至中止。这事儿也给我们提了个醒,技术再牛,也得跟实际条件结合,不能脱离实际。

需求端的变化与替代能源

当然,这个问题不能光看“供应端”,还得看“需求端”。未来,大家对能源的需求还会增长,但能源结构会发生变化。新能源,比如风电、光伏,现在发展得很快,在电力领域已经占了不少比重。但石油,它不仅仅是用来烧的,它还是很多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,比如塑料、化纤、沥青等等。这些领域,目前来说,完全替代的难度还很大。

不过,随着技术的发展,很多化工原料也开始寻找新的来源,比如生物基材料。而且,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,未来石油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消费量肯定会逐渐下降。这就像我们过去烧煤、烧柴油的汽车,现在慢慢被新能源车取代一样。这种变化,会直接影响到石油的需求量。

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数据,都是基于现有技术和现有需求预测的。但十年、二十年后的技术是什么样,人们的生活方式会怎么变,这些都很难准确预判。所以,你让我给一个精确的“还能用多久”的数字,我给不出来,也没法给。我们能做的,就是不断地去寻找、去开发、去提高效率,同时也要关注新能源的发展,做好能源结构的调整。

成本、技术与地缘政治的博弈

再者,地缘政治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。我们国家虽然是产油国,但产量仍然无法满足自身的庞大需求,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。国际油价的波动,以及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的政策,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内的石油供应成本和稳定性。

比如,前几年,油价跌到谷底,很多高成本的油气项目都暂停了。这对我们来说,一方面是进口成本降低了,但另一方面,也意味着国内一些长期项目因为经济性问题而放缓了开发进度。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,就像我们在做科研,实验室数据很好,但一到实际生产,就可能因为原材料供应不稳定、价格波动太大而导致项目无法顺利进行。

我们公司内部,在评估一个新的油田开发项目时,除了考虑地质储量和技术可行性,还会做很详细的经济评估,里面会包含对未来油价走势、生产成本、政策支持等一系列因素的预测。而这些预测,又会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的影响。所以,这个问题,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“技术”或“储量”就能回答的。

未来的方向:多元化与效率

回到“中国石油还能用多久”这个问题,我觉得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:以我们目前的技术和发展速度,在未来的几十年里,中国依然会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和消费国。但同时,我们也在积极发展新能源,并在努力提高石油的开发效率和清洁利用水平。

“还能用多久”,与其看一个死数字,不如看我们能不能持续地、经济地、有效地开发出我们拥有的资源,以及我们能不能在能源结构上做得更优化、更多元。这背后,是技术的不断突破,是经济政策的引导,也是我们对未来能源格局的判断和调整。我们公司,像很多国内石油企业一样,也在不断投入研发,寻找新的开采技术,同时也在探索煤化工、天然气化工等多元化的发展路径。

总的来说,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,它的重要性在短期内不会消失。但从长远来看,能源转型的趋势是不可逆的。所以,我们石油人,既要脚踏实地做好现在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,也要时刻关注行业内的技术革新和能源大趋势,做好应对未来变化的准备。

相关推荐

能源公司是做什么的:从发电到走进千家万户的那些事儿

能源公司是做什么的:从发电到走进千家万户的那些事儿

很多人一听“能源公司”,脑子里可能就蹦出高耸的烟囱、密集的管道,或者一望无际的油田。确实,这些都是能源行业的一部分,但 ...

· 6小时前
什么牌子银饰好?老银匠跟你聊聊

什么牌子银饰好?老银匠跟你聊聊

问“什么牌子银饰好”,这问题听着简单,但真要说起来,这背后门道可不少。很多人就图个牌子响亮,或者觉得越贵的越好,但真接 ...

· 19小时前
电影如何盈利:不止是票房

电影如何盈利:不止是票房

一提到“电影如何盈利”,大家脑子里估计都是票房二字。这话不能说错,票房是重要,但远远不是全部。很多时候,一个项目能否活 ...

· 1天前
浙商银行如何:从客户视角看其服务与创新

浙商银行如何:从客户视角看其服务与创新

聊起浙商银行如何,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它的互联网属性,或者是一些金融科技上的创新。但从我这些年跟各家银行打交道的经验 ...

· 1天前
第四套人民币为什么会成为收藏热点?

第四套人民币为什么会成为收藏热点?

谈到第四套人民币为什么,不少刚入门的朋友,或者甚至一些接触过一段时间但没深入研究的,可能都会觉得它就是一套旧钞,为什 ...

· 2天前